破天荒头一次,北边终于能消停?拿了中俄大单的蒙古,这次很干脆
拿了中俄的大单,蒙古国这一回可是能把心放在肚子里,破天荒头一次,在边境和中俄搞起了合作。这也标志着,中俄蒙新一阶段的合作,正式拉开帷幕了。
三国边防演练
日前,解放军官方社交媒体发布公告,称中俄蒙军队在三国边境处进行了联合演练,这也是三国边防军队首次进行合作。据了解,此次联合演习,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三国军队的协作水平,以应对可能突发的边境安全问题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演练并不是一时兴起,也不是短暂举动。首次演练在中国境内举行,但是官方表示,“在谁境内,由谁牵头”,这也暗示着此类型的合作演练以后可能会经常举行,标志着三国战略互信达到新高度。
蒙古国总理赞丹沙塔尔
上周,在九三阅兵期间,中俄蒙三国元首举行会晤,强调“加强合作,相互支持”,此番边防合作演练也算是积极响应国家主张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俄蒙三国刚刚签署了关于“西伯利亚力量2号”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合作备忘录,标志着这一搁置近二十年的战略工程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。
展开全文
蒙古国总理赞丹沙塔尔在记者会上隆重宣布了这个好消息,并且称赞该工程是千年工程,承认这将为蒙古带来重要发展机遇。此前,一度有消息传出,中俄在天然气管道的谈判上出现分歧,蒙古国这个“中间国”也位置不保,但如今,一切总算是尘埃落定。
该项目对中蒙俄都意义非凡。对于俄罗斯而言,中国市场正在取代欧洲成为其能源出口的“压舱石”;对中国而言,管道将彻底规避马六甲海峡等战略通道风险,为能源安全构筑起坚不可摧的“陆上长城”;对蒙古而言,每年数亿美元的过境费收入将显著改善其经济状况。
天然气管道
而“西伯利亚力量2号”管道项目与边防联合演练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,绝非偶然的时间巧合,而是三国战略利益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。从经济合作和安全协同,中俄蒙三国合作的深化,正在重塑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格局,推动区域秩序向更加多极化的方向发展。
蒙古过去二十年始终推行“第三邻国”战略,试图借助美日等域外力量平衡中俄两大邻国的影响。拜登政府时期,美国对蒙古展开密集外交攻势。时任蒙古国总理的奥云额尔登高调访美,双方确立"战略第三邻国伙伴关系",并首次举行联合军演。
赞丹沙塔尔与普京
但是,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,美国外交政策出现明显转向,蒙古传统“第三邻国”战略的有效性迅速下降。在这种情况下,蒙古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其发展方向。对蒙古国而言,该项目是其突破“陆锁国”地位、转型为“陆联国”的历史性机遇。
既然拿了中俄的大单,那蒙古国选择与中俄深化安全合作,也是明智之举。一方面可以加强中俄对蒙古国的信任,另一方面也是为这个大项目保驾护航。不过,蒙古国内政治的不确定性,以及该国的“多元外交战略”,可能成为潜在风险。
但是,风险固然存在,机遇也是势不可挡。中俄蒙合作将加速欧亚大陆经济和政治格局的重组,这种深度利益捆绑将重塑整个东北亚的地缘政治生态,为全球国际关系转型提供有益借鉴。
评论